死刑是直接剥夺罪犯生命权的刑事处罚。从其严重程度可以看出,在保留死刑的国家,大多数对死刑的判决都是谨慎的。在中国,死刑分为两种: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罪犯才会立即受到处罚。在实践中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形有哪些?请在下面一起了解。
1、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是什么?
死刑是最严厉、最不可逆转的惩罚方式,死刑的执行应更加谨慎。死刑在司法实践中也很谨慎,但有些死刑是立即执行的。
(1)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高级人民法院审查。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交审判或者发回审判。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4)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批准的死刑案件,判处缓刑两年的罪犯。在缓刑期间,故意犯罪,核实属实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死刑是如何执行的
被判处缓刑两年的罪犯,在缓刑期间无故意犯罪的,应当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故意犯罪,核实属实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立即判处和批准的死刑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进行现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并以枪支、注射等方式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得公开。指挥执行的法官应当核实罪犯的身体,询问是否有遗言或者信件,然后交给执行人执行死刑。执行前发现错误的,暂停执行,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死刑,并通知罪犯家属。
如果罪犯真的需要立即被判处死刑,为了避免错误和错误案件的出现,需要仔细处理,毕竟,一旦人们被处决,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在法律规定的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作出判决时立即作出死刑的判决,否则一般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