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能减轻处罚吗?
中止犯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暂停犯包括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本文还明确规定了适用这两种处罚原则的具体条件,是否造成损害是适用两种不同处罚原则的条件。
(1)应当减少处罚原则的适用条件。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暂停犯罪的条件是造成损害。所谓的损害是指造成一定损害结果但不造成刑法规定的犯罪组成要素的结果。
(2)应当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暂停犯免除处罚原则的条件是无损害。所谓无损害,是指无实际伤害后果。
二、中止犯罪和未遂犯罪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时间发生。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开始实施后,在犯罪准备阶段没有犯罪未遂。中止犯罪需要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准备或开始犯罪后,可以构成中止犯罪。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是不同的。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成功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了行为人的初衷,即他想做而不能做。在中止犯罪时,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愿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可以做而不做。这是中止犯罪与未遂犯罪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是不同的。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成功,是指行为人未完成某一犯罪的所有要素,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结果。中止犯罪要求行为人彻底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中止也要求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4、不同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比未遂犯轻,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继续犯罪行为,以有效保护犯罪分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犯罪侵害。
5、目的不同:犯罪未遂是指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开始犯罪并未成功的情况。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预防犯罪结果的情况。
综上所述,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中中止犯罪的行为。原则上,这种行为通常是通过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来确定的。因此,不同案件的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其目的是使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