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依法处罚中止犯罪未遂?
根据法律规定,暂停未遂犯罪的,将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暂停犯罪。暂停犯的处罚原则比较特殊。首先,很明显,应该从宽处罚,而不是像预备犯和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其次,注意暂停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和未遂犯;第三,明确暂停犯的处罚关键取决于是否造成损害结果。造成损害结果的,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免除处罚。
中止犯罪有两个结果:无损害或损害。中国刑法制定了对这两个结果的处罚原则,即无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句话说,是否造成损害不是中止犯的基本要素,而是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二、中止犯罪认定要注意什么?
1、犯罪准备后放弃实施的,视为中止犯。比如甲某准备毒药杀了丈夫,因为害怕不敢下毒。后来,他放弃了杀人的想法,扔掉了毒药。因为犯罪在开始之前就自动放弃了,所以在准备过程中停止了。
2、撤回犯罪不是暂停犯罪。在犯罪准备中,没有开始实施,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动撤退,但没有放弃犯罪意图,不是暂停。例如,甲方和乙方计划盗窃一家银行,并在白天踩到现场后在晚上采取行动。发现银行有很多人在加班,不方便开始,所以他们计划在第二天再次盗窃。这属于犯罪撤退,而不是中止犯罪。由于罪犯遇到意志以外的原因,他并没有放弃犯罪意图。它应该被认定为犯罪准备工作。另一个例子是,法律考试问题:甲带着匕首去乙方杀死乙方,因为胃痛难以忍受,回家,属于犯罪撤退,设立准备犯。
3、即使犯罪不能客观地完成,但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完成犯罪,它也会自动停止。例如,A使用过期农药(我不知道过期)放入B杯,打算杀死B。改变主意后,在B喝水前倒出杯子里的水。虽然由于农药已经失效,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杀死B),但A不知道,如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完成犯罪,可以建立犯罪暂停。
4、客观上可以完成犯罪,但行为人认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完成犯罪的,撤离的,属于撤离,不得暂停犯罪。
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不同的量刑处罚。例如,有些人在犯罪过程中暂停。此时,可以进行较轻的处罚,甚至可以免除这些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