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窃罪谅解书有效吗?
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刑事谅解书的作用取决于实际情况。是否采用取决于行为人是否认罪、悔改、归还赃物和赔偿。盗窃公私财产数额大,行为人认罪、悔改、归还赃物、赔偿,情节轻微的,不得起诉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必要时,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1、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未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3、被害人理解;
4、其它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由此可见,刑事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考虑仍有很大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罪、悔改、归还赃物、赔偿并取得刑事谅解书的,公诉机关甚至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审判机关也可以作出免除刑事处罚的判决。
二、盗窃的主观要素是什么?
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构成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修改主体是修改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原刑法,14岁以下的青少年习惯盗窃、重大盗窃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盗窃在什么情况下不构成犯罪?
对于一些有小偷小摸行为、因灾难生活困难偶尔盗窃财产的人,或者被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赃物或者赃物,可以不处理盗窃,必要时,主管机关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将盗窃家属或者近亲财产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区别开来。这类案件一般不按犯罪处理;确实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应当与社会犯罪不同。虽然盗窃公私财产已经达到了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犯罪处。
1、16岁以下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作案
2、全部退赃退赔;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未分赃或少获赃;
5、其它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综上所述,盗窃发生后,公安机关将收到群众的调查报告,嫌疑人被逮捕,以下将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环节。如果嫌疑人积极赔偿损失并向受害人道歉,他可能会得到他的理解。理解在处理刑事案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法院的判决主要是基于盗窃的事实。